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昨兩度壩頂溢流,造成下游光復市區災情慘重。(資料照,翻攝畫面)
生活 2025.09.24 15:15 臺北時間

堰塞湖溢流129失聯 全台還有「兩處」監測中

記者|林婉珺

颱風樺加沙外圍環流帶來豪大雨,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昨(23日)兩度壩頂溢流,大量泥流沖進下游萬榮鄉、鳳林鎮及光復鄉等地,其中光復鄉災情慘重,消防署今(24日)午最新統計,已累計14死、34傷、129人失聯,堰塞湖相關議題也引發關注,粉專「翻轉地理教室」就指出,目前除了馬太鞍外,另有兩處監測中的堰塞湖,包含新竹泰崗溪、花蓮樂樂溪。

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情震驚全台,粉專「翻轉地理教室」先就堰塞湖形成說明,指的是「河谷或河床因被淤塞,蓄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的湖泊,通常為地震、風災、火山爆發等自然原因所造成」,而台灣位處板塊交界帶,地震、颱風豪雨都容易造成山區土石崩塌,台灣堰塞湖成因主要以崩塌及土石流造成河道淤塞為主。

粉專也提及全台現有4處已解除風險的堰塞湖,包含陽明山夢幻湖、花蓮縣鯉魚潭、九份二山堰塞湖、水樣森林等,後兩者皆因921地震形成,花蓮鯉魚潭則為木瓜溪、花蓮溪支流等改道遺留下的沖積堰塞湖,夢幻湖則要回溯至約5,600年前,因邊坡崩塌行程的堰塞湖。

至於本次風災重災區的花蓮馬太鞍溪,因今年7月間的薇帕颱風帶來豪大雨,上游國有林地大規模崩塌,土石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,另外還有2處正在監測中的堰塞湖,分別是去年11月康芮颱風形成的新竹泰崗溪、今年1月嘉義台南地震形成的花蓮樂樂溪。

即時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