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三月美軍與義大利空軍共同參與SPARTAN MACE演習(DVIDS)
鏡軍事 2025.09.03 07:00 臺北時間

「軍傳媒」北約與俄羅斯歐洲天空上的權力爭霸

記者|軍傳媒

自冷戰以來,空中優勢一直是歐洲戰略平衡的核心,為了應對當時蘇聯的鋼鐵洪流,北約選擇發展優勢武力以空中攻擊解決地面威脅。隨著蘇聯解體、北約擴張、科技的進步,俄羅斯與北約在空軍實力、戰術應用、情報融合和聯合應對機制上的角力,早已不僅是傳統兵力的比拚,而是網絡化戰爭與多維對抗的延伸。隨著印巴衝突帶給世人的震撼、烏軍對俄羅斯境內戰略轟炸機與克里米亞大橋發動精確打擊,2025年上半年俄烏戰爭進入新的戰略反制階段,「空優」與「戰略縱深」的議題再次浮上檯面。

北約的聯盟空網 vs. 俄空天軍的防空屏障

過往北約空軍以美國為中樞,結合英、法、德等國的空軍資產與電子作戰支援,構成廣闊且互通的聯盟網絡互相支援,歐洲地區部署逾600架第四、第五代戰機,其中包括:

俄羅斯空軍則依賴Su-30SM、Su-35S、Su-34、Su-57等混編機隊,搭配部署於加里寧格勒、克里米亞、白俄羅斯的密集S-400、鎧甲防空系統,構築區域拒止(A2/AD)體系。雖技術層次略遜於北約,但憑數量龐大的地對空飛彈網及地緣戰術配置與縱深火力,俄羅斯仍在一定程度上牽制北約,保有區域主導權。

全文連結請按此參閱「軍傳媒 北約與俄羅斯歐洲天空上的權力爭霸」

即時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