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全日本新聞網》報導,已經實現零核電的台灣在23日舉行全民公投,仍有許多人投票支持重啟核電廠。全台823公投結合7名藍委罷免案,讓我們的好鄰居日本,相當關注。
《讀賣新聞》以「台灣在野黨立委罷免全數未過、扭曲局面未解、政治治理未來依舊艱困」為題報導。《朝日新聞》則寫到,這場罷免被解讀為賴清德政府清除「異見」,支持率持續下滑,7、8月民調創下上任來新低。
ABC News主播提問:「民間團體指控這些被罷免的立委過度親中,或和北京過從甚密,破壞了島上的民主,這些顧慮是合理的嗎?」東北亞安全戰略研究分析員William Young回應:「(確實有一部份的人)癱瘓了政府的部分功能,阻礙強化國防支出。」相比首次罷免,外媒更聚焦被罷免的立委親中與否。
不過《彭博》則以「國防預算可能受阻」為題,分析罷免失敗恐怕是政府在關注國防時,輕忽民生,造成選民疲乏。
除了罷免全數未過,核三公投投票率創新低,也引發關注。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非常駐研究員宋文笛表示:「公投本文的模糊性,意味著它無論結果如何,都不具有任何的約束力。」宋文笛進一步分析,核三公投泛政治化,讓民眾陷入非黑即白的選擇,但仍可以看出台灣轉向支持核能的民意增加,台灣政府可能重新思考非核家園政策。
(鏡新聞已上架86台,若無法收看,請洽詢當地系統台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