泳池、激流滯留池都是消防員訓練場所,雖然比從前更加精實,但對他們來說制度上仍有漏洞。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理事翁立思:「竹山訓練中心就是基本的急流救生,就是你可以漂浮在一個比較安全的水域自保,或游回岸邊這樣子而已,大部分消防員有的能力就是基礎的,有可能整個分隊沒有一個人會真正的水域救援這樣子,可是他們還是有可能因為轄區特性被派去執行」。
以水域舉例,每年只有一兩天常訓,若要進階受訓完整教程,必須額外參與集中訓練。翁立思:「整個分隊可能只有他有這個訓練過,那他只要出勤的時候,只要一個稍微不注意,其他人根本不知道有危險,派遣時效的問題,所以我們常常會遭遇在派遣的時候還不瞭解情況,人就到現場了,指揮官基於民眾和社會的輿論壓力,可能會迫使我們做出一些比較危險的行為」。
然而除了極少數高級救護隊。有近9成5消防員要同時包辦火災、搶救災害、緊急救護等3大任務,且還有宣導預防、裝駐警器等外務,導致技能逐漸生疏,加上沒有依類型分配不同領域,專業人員無法發揮所長。
翁立思:「在這些機關的眼裡就是你下了單位之後,你就是可以去山難,水域,有專責之後,這些人就不會被白白送死」。基層訓練量不足,現場指揮官調配扮演重要角色,依本職學能,判斷戰術運用,才不會釀成悲劇,救人不成,反喪命。
鏡新聞已上架86台,若無法收看,請洽詢當地系統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