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速與國際接軌 證交所推動本土自然碳匯發展
證交所為協助上市公司與國際接軌,邀集環境部、農業部、金管會、國發會、國際碳匯衡量機構知名代表以及多個地方創生團體召開記者會,共同宣布啟動「台灣自然碳匯永續共生行動計畫」。
證交所表示,近期掌握到國際知名科技大廠Microsoft、 Google、Meta等企業已共組除碳共生聯盟,目標在2030年要在2030年前,取得兩千萬噸移除性碳權,其中的佔比有很高都是放在自然碳匯的推動發展。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也表示,我國的上市公司多為國際供應鏈的重要一環,因此證交所高度重視國際趨勢,更參考國際CCB(氣候、社區與生物多樣性)準則的核心精神,積極推動兼具在地特色的自然碳匯發展。
證交所展示兩案場計畫拋磚引玉 盼增加本土自然碳匯動能
近年來證交所已經根據環境部森林碳匯減量方法學,在宜蘭雲林兩地進行專案,也找來英國標準協會BSI協助認證確查服務,藉以擴大查驗量能;從而為碳權市場注入全新減碳動能。另外也攜手跟地方創生團隊發展永續共好計畫,這整套計畫上中下游貫串下來,剛好把國際零碳排環境永續治理跟地方創生的目標全部結合。
臺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,也以梳理林木強化碳匯潛能為例,「如果你把這些梳伐下來的樹枝樹幹,又丟到焚化爐裡面去燃燒的話,它又會變成二氧化碳釋放出去,這些梳伐下來的木材,要更進一步地讓它變成為一個可以長久耐用性的家具。」他也舉例,例如有些地方創生團隊,就把不要的棒球棒頭裁切下來,製造成獨特環保的椅子。
推動本土自然碳匯發展 氣候社區生物多樣性共好
在啟動典禮上,可以看到許多地方創生團隊運用梳伐林材、廢棄木製產品再利用的巧思。運用自然資源除碳固碳已經是國際潮流,不過因為這個概念才逐漸成形,很多企業尚不知該如何落實。證交所拋出自然碳匯永續共生行動計畫,目的就是為了拋磚引玉帶頭做,匯聚公私資源行動落實,共同達到淨零永續綠色共生的目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