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到來,酷熱氣溫讓人想泡在水裡消暑,不過近期屢傳戲水意外發生,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表示,海岸裂流(離岸流)會將戲水民眾帶往外海方向,由於流速比人快且難以用肉眼察覺,等民眾察覺時往往已遠離岸邊,建議民眾遭遇時,先「冷靜、漂流、側邊游」,而根據研究,白沙灣、福隆、漁光島等30處為裂流熱區,也建議相關單位設置即時警報系統或告示,減少意外發生。
生活2022.08.01 16:34 臺北時間
越游越遠!全台30處「海岸裂流」熱區曝光 民眾發現時已難上岸
- 記者|徐如奕
成大近海水文中心主任董東璟表示,裂流是與海岸呈垂直、朝外海方向流去的水流,主要由波浪破碎能量與海底地形引發,出現時間不固定,且很難用肉眼發現,因此民眾通常在發現自己離岸邊愈來愈遠時,才知道遇上裂流。
董東璟指出,裂流流速可達每秒2.5公尺以上,遠高於人類的泳速,常有戲水民眾發現離岸愈遠,就想拚命游回岸邊,卻因游不過裂流,導致體力耗盡而發生溺水意外,提醒民眾若遇到裂流時,可以救命7字訣「冷靜、漂流、側邊游」保命。
成大近海水文中心透過衛星影像、縮時攝影,針對台灣熱門海域進行監測,發現至少有30處裂流熱區,包含北部白沙灣、南部漁光島、墾丁等熱門旅遊景點,因此建議相關單位能比照國外設置即時警報系統或是告示,減少意外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