綜合外媒報導,葛羅根接受《Fortune》專訪時回顧創業路,表示足足花了快10年白手起家,從最初寄信給美國總公司、被50名投資人接連拒絕,跌跌撞撞走到最後才成功開設57家分店,當目標終於實現,夢想成真的那一刻感覺「非常魔幻」,卻也在瞬間迷失人生方向,讓他不禁感嘆:「你一直渴望著成功,但當那天真的到來,心裡卻湧上一股難以言喻的空虛,再多的金錢,也無法填補那份空虛」。
這位曾經是起薪5美元的工地小夥子,深刻體會到創業與理財的巨大鴻溝,葛羅根直言,當身份從創業家變成投資家後,生活頓失了原有的刺激和節奏感。畢竟一個是熱血創業,另一個則是管理資產流動,兩者所需要的專業能力簡直是南轅北轍。因此,雖然交易後獲得巨額財富,他卻沒有像外界預期那樣大肆揮霍買豪宅名車,反而繼續租屋,並與創業夥伴赫爾曼(Herman Sahota)與索爾劉恩(Saul Lewin)共同耗費半年思索未來布局,葛羅根堅定表示自己絕不可能坐享其成,對他來說這樣太枯燥了。
葛羅根坦言他就是無法忍受餘生在沙灘上虛度光陰,對他而言,人需要每天有明確的目標和挑戰,才有起床的驅動力,而這正是他當前所缺乏的。雖然他尚未鎖定下一個創業領域,可是表明會避開餐飲業。
不過,這種功成名就後的迷惘並非罕見,就連Airbnb共同創辦人布萊恩(Brian Chesky)也曾表示公司上市成為億萬富翁,反而是他人生中「最孤獨、最難過」的時期之一。切斯基過去以為名利能解決一切,沒想到在公司市值衝破千億美元時,他卻比以往更感到迷失和不快樂,且每天須投入18小時賣命工作。
相關文章
日本富豪男大談「5妻9子共同生活」 最多曾腳踏20船!持續徵老婆中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