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陣子時裝界的大新聞,是北愛爾蘭設計師Jonathan Anderson在四月宣布成為DIOR創意總監的消息,他在接受外媒採訪時的一段話看得我心有戚戚焉,「當你加入一個具有深厚歷史的品牌,你必須對它的過去無所畏懼。人們想要在一個擁有豐富過去的品牌身上看見歷史的影子,但他們同時也希望看到它被重塑。」這樣的心境放在手錶領域完全吻合,我們迷戀經典、但又希望看到它循規蹈矩卻充滿新意的進化,各式矛盾的訴求集結在一起,為具有歷史的品牌構思產品的設計師,到底要怎麼生存下來?

關於這點GS商品部設計部長鎌田淳一(以下簡稱「鎌田」)的詮釋是,對GS而言設計並不是停留在當下的靜止狀態,而是不斷在進化的過程,44GS和62GS這兩個GS現在的主力款式,不斷優化並演化出與時俱進的細節。而且對他來說,GS品牌哲學The Nature of Time的Nature,指的並非純粹是大自然,而是以自然為靈感、並以本質為底蘊的核心,「本質」代表的是一只好的手錶應該具備的條件,重視配戴感、耐用度和易讀性,這些法則一路跟著GS走到了現在。德國工業設計大師Dieter Rams規範出的「設計十誡」,裡頭提到的「實用」、「易讀」、「重視細節」等法則,GS的手錶完全都符合。

提到關於設計的順序,鎌田說他會先考慮的是尺寸,再根據功能性去做整體的設計,例如依據錶的主題和目的去決定面盤怎麼呈現,以及錶殼要採用什麼材質。以面盤來說,雖然都是岩手山紋理,但根據系列的不同,呈現的手法也不一樣,像是今年Evolution 9的SLGH027和SLGC007、以及Heritage的44GS SBGW323,表現岩手山的方式就截然不同。在這邊鎌田也加碼了一個小劇透,未來的Evolution 9會更強化與在地性的連結,之後新的岩手山紋理都會先在這個系列出現,意外得知了一個品牌公式,對於採訪者來說是有點雀躍的收穫。
至於殼型的部分,GS招牌的超鏡面研磨Zaratsu,就是他們錶殼與眾不同的技術關鍵,把經過Zaratsu處理的超亮面錶殼放在一張印有文字的紙張上,錶殼可以把上面的字完全不變形的倒映出來,是無聲勝有聲解釋GS錶殼工藝特別之處的最佳實例。
訪問的尾聲我也好奇的問了曾經設計過SEIKO、如今全職負責GS的鎌田,設計SEIKO和GS這兩個品牌的思維有什麼不一樣?鎌田表示最主要的差異是在錶殼,因為GS講求配戴的永久性,因此錶殼具備可拋整的特質很關鍵,要怎麼在有了刮痕之後,還能經由修整回到近似原本的樣子,是設計GS錶款時最重要的考量。

至於鎌田經手過最難設計的GS錶款是哪一只呢?「Tentagraph!玻璃和面盤之間的間隙很窄,要塞下計時和走時的指針們,而且每個資訊都還要能清楚被指示出來,真的超難的啊。」鎌田困擾的神情幾乎可以做成表情包了,不過設計師提到被難倒的瞬間,如果還帶著笑容的話,通常是找到方法克服了。 最後鎌田是笑著結束訪問的,期待他延續沒被難倒的紀錄,在往後的錶款不間斷地給我們驚喜。
相關文章
【專題報導】一枚機芯帶來的一場變革!關於GS的9SA4手上鍊機芯,專家們這樣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