綜合《韓聯社》報導,今(20日)天氣轉晴後,忠南牙山市鹽峙邑等地從上午起正式展開災後復原作業。谷橋里一帶自16日起降下暴雨,導致村莊幾乎全淹。超過400毫米的降雨使河川暴漲,正好又逢滿潮,致使水無法排入牙山灣,災情進一步惡化。至於17日起,光州與全南地區一天降下超過400毫米的暴雨,導致農地流失、住宅與道路嚴重浸水。

南韓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與消防廳統計,截至今日當地時間18時,這波極端暴雨已造成17人死亡、11人失蹤。罹難者包含京畿道烏山市1人、京畿道加平郡2人、忠清南道瑞山市2人、忠清南道唐津市1人、慶尚南道山清郡10人、光州北區1人;失蹤者則分布於光州北區1人、加平5人、抱川1人、山清4人。由於救援仍在進行中,最終人員傷亡人數仍可能變動。

設施損失方面,公共設施損壞包含道路淹水、土石流、河川設施倒塌等共1,999件,私人設施如建築、農田浸水等有2,238件;因應暴雨避難的民眾共計來自15個市道、95個市郡區,共9,782戶、13,492人,其中1,629戶、2,444人已安置於臨時住所。此外,暴雨也導致62班飛機停飛、8處國道封閉;而鐵路方面,大谷至議政府的郊外線因土石流暫停運行。

南韓自16日至20日17時,各地累積降雨量則為山清793.5毫米、陜川699毫米、河東621.5毫米、光陽617.5毫米、昌寧600毫米、咸安584.5毫米、瑞山578.3毫米、潭陽552.5毫米等。今日17時的降雨量則集中於京畿地區,分別為加平197.5毫米、議政府178.5毫米、楊州154.5毫米。總統李在明指示政府,儘速將受災嚴重的地區宣布為「特別災難區」。

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稱,「目前所有豪雨特報與預備特報均已解除,今晚在京畿、江原、忠清、慶北內陸等部分地區仍可能出現局部雷陣雨。」政府已於18時,將豪雨災害警報等級從「嚴重」下調至「注意」,並解除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的第3級應變措施。這距離自17日15時30紛將應變等級提升為第3級,而這是繼2023年8月以來,時隔1年11個月再啟動。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