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img src="https://sb.scorecardresearch.com/p?c1=2&amp;c2=35880649&amp;cv=3.6.0&amp;cj=1" alt="comScoreNoScript"/>
石明謹表示,違反球員的意願,命令他們做無義務之事,幾乎是台灣運動圈的常態。圖片取自台師大官網

石明謹:抽走的不只是血 更抽走對體育競技體系的信任

記者|鏡週刊

問題只是冰山一角

這些刑事、行政責任當然應該追究,但是更令體育人擔心的,其實是這個事件突顯出台灣目前的運動競技環境極端不正常,抽血事件顯示的僅僅是冰山一角,更多不可聞問的醜事其實每天都在不斷發生。

當然,這並不是說在台灣到處都有抽血事件的發生,而是「違反球員的意願,命令他們做無義務之事」,這樣的場景,幾乎是台灣運動圈的常態,以此次出事的師大女足隊為例,周台英老師的爭議事件不只一樁,她強勢的教學作風也不是一天兩天,過去對於球員接近霸凌的嚴格管控,圈內眾所周知,只是程度不如這次的抽血事件來得令人震驚而已。

台師大女足抽血案,震撼台灣社會,但恐怕只是冰山一角。(翻攝自當事人Threads)

說來諷刺,過去足壇對於周台英老師的推崇與尊敬,很可能就是令她犯下如此大錯的主因,因為沒人敢質疑她在足球領域上的成就,因為沒人敢挑戰她在足球教學上的手段,因為沒人敢對她的行為做出建言,最終是釀成大錯。

日本的體育專長學生也是平均的分配在不同班級之中,平時與一般學生一起上、下課,學習一樣的內容,只有在課後的練習,才跟同專長的選手一起訓練。

很多人以為這樣的訓練方式,是讓台灣在運動場上取得成績的關鍵,但事實是,不採行這套軍事集中管理的美、日或其他先進西方國家,運動領域的表現遠比台灣更加出色。

這樣的道路就形成另一個抽血案發生的關鍵,就是學生的出路,完全取決於他所選擇的運動專項,幾乎沒有第二個選擇,這也成為教練拿來威脅選手的最佳手段,因為只要你離開了原本的環境,你沒有其他能力,當你的「足球生涯」被拿來當做脅迫工具時,你的選擇就是沒有選擇。

真正的悲哀

我們回過頭來看師大女足這幾年的抽血事件,除選手的權益受損、師大的學術威信遭到質疑之外,對於台灣體壇的傷害是什麼?光是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所折損的優秀運動員,價值就難以估計。

一名足球選手,大約5、6歲的時候開始觸球,接受基礎練習,到了國小5、6年級,開始選擇足球做為專門訓練項目,到了14、5歲,就可以顯現出是否具有足球方面的潛力,最後經過各種考驗、比賽、測試,終於進入了台灣女足的最高學府臺師大。

至少必須耗費15年,才可以培養出一位成熟的足球員。(翻攝自簡奇陞臉書)

這整個過程耗費將近15年,除了父母的支持、選手的努力、國家的資源,球員不能受傷、不能狀態不好、不能有意外事件,最後還要看運氣,不是每個選手都能有機會站上這個舞台,能夠進到師大的女足選手,說是萬中選一也不為過。

然而光是這幾天曝光的名單,就至少有四位師大女足選手,在足球隊的不當霸凌之下,選擇了休學或是退隊,等於是選手浪費了15年的光陰,在足球的領域力爭上游,然後在達到目標的那一刻,就斷送了自己的前途。

這次事件讓有心讓孩子參與運動的家長產生疑慮,讓師大的校譽受損,可能連帶影響日後女足隊招生,出來吹哨的選手將來幾乎不可能繼續參與足球運動,還在球隊中的選手擔心受怕惶惶不可終日,有潛力的年輕選手對師大望之卻步,這一針扎下去,形成三輸的局面。

如何化危機為轉機

學術倫理與刑事調查,就讓它照著應有的程序走,但是如何彌補這個巨大的傷口,絕對是當務之急,首先是師大必須誠實面對在這個過程中所犯下的錯誤,甚至主動清查其他項目是否有類似的權勢罷凌或是不當對待,不單單只是抽血實驗,所有對學生不合理的要求,都應該予以導正。

其次是要啟動現有學生的輔導,同時設立獨立公正的申訴管道,讓現有的球員可以安心練球,一但在訓練上、課業上、生活上,因為此次事件導致紛擾,必須有人能夠為學生扛起壓力,共同面對。

對於即將入學的大一選手,校方更應該舉辦完整的講座及公聽會,教育學生不要忍受不合理的對待,保持未來溝通管道的暢通,重新鼓舞新入校選手的士氣。

唯有如此,台灣的大學競技運動形象,才有可能在這次重大的傷害下,得到重生。

★ 《鏡週刊》關心您: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、精神虐待、性侵害、性騷擾,請立刻撥打110報案,再尋求113專線,求助專業社工人員。

相關文章

「妳白老鼠、該早退學」逼抽血還飆罵! 台師大女足教練怒吼音檔曝光

「體育生不該被教育體制例外對待」職棒工會籲3改革聲援女足 台師大抽血事件激怒體壇

台師大女足抽血風暴擴大 檢調保全證據朝強制等罪偵辦

更新時間 2025.07.19 18:40

更多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