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歲的劉媽媽照顧癱瘓在床、重度身心障礙的兒子逾50年,劉媽媽2023年在確診新冠肺炎、身心俱疲之際,親手將兒子悶死,今年5月台北地院針對這起長照悲歌一審輕判劉媽媽2年半,並罕見在判決書中建請總統特赦,讓劉媽媽免入獄,總統府昨回應,將視司法程序完成後處理,本刊調查,由於全案是被告上訴,檢察官並未上訴,只要劉媽媽撤回上訴,全案即定讞,總統府就可以立即啟動特赦程序。
特赦悶死癱兒老母只缺臨門一腳 檢已放棄上訴
- 記者|鏡週刊
全案訂於12月再次開庭,對於是否撤回上訴以利總統進行特赦,劉媽媽的委任律師杜俊謙今表示,只要對於當事人有利的事,他都會爭取,至於是否撤回上訴,杜俊謙律師表示,會進一步與劉媽媽討論。
總統可依《憲法》對刑事被告特赦,《赦免法》規定「受罪刑宣告之人經特赦者,免除其刑之執行。」憲政體制下,被告在遭判刑確定後,總統才會進行特赦,避免總統以政治力干預司法的憲政爭議,因劉媽媽案僅是一審判決,尚未定讞,目前無法進行特赦。
本刊調查,今年5月劉媽媽案一審宣判時,審判長歐陽儀、趙書郁、蕭淳尹在判決書中指出,劉媽媽照顧癱兒逾50年,在疫情及年老力衰等多重打擊下痛下殺手,劉媽媽心中的痛苦足以讓她餘生均活在自責與傷痛中,對她已是巨大的懲罰,劉媽媽雖犯本刑10年以上的殺人罪,因她自首及認罪且顯堪憫恕,一審輕判2年半,並建請總統考慮特赦,讓劉媽媽免於入獄,台北地檢也認同合議庭見解,已放棄上訴,僅劉媽媽上訴高等法院。
高院日前開庭,此案引發各界關切,台師大文學院長須文蔚發文表示,本案是8旬老婦的絕望與法官的悲憫;立委林月琴表示支持總統特赦,並呼籲對照顧者提供更多支持和替代方案;衛福部長石崇良也指出這確實是一起長照悲歌,支持特赦。
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昨表示,對於社會弱勢家庭面臨長期照護壓力所承受的沉重負擔,政府深切關注,也將持續強化長照支持網絡,避免類似的悲劇發生,因此案目前尚在司法程序中,基於尊重司法獨立,政府不會介入個案,各界所關注事宜,將視司法程序完成後再為後續,由於此一說法並未表示反對特赦劉媽媽,知情人士指出,只要劉媽媽撤回上訴,特赦程序即可立即啟動。
本案被告劉媽媽的兒子自嬰兒時期即罹患腦膜炎、小兒麻痺,終生癱瘓在床、無法自理生活,全靠母親照料。劉媽媽多年打零工維持生計,婚後也從未將照顧負擔轉嫁給晚輩,甚至賣掉房產支應看護與醫療費用。
2023年4月底,劉媽媽確診COVID-19,身體虛弱、獨自隔離,想到自己裝有心臟支架又多次跌倒骨折,日益衰老,而兒子狀況多年未見改善,照顧壓力長期無減,陷入深度絕望。法官在判決中形容:「其心中之痛苦與無奈,可以想見。」
2023年5月12日清晨,劉媽媽在看護進浴室盥洗時反鎖兒子房門,先將裝有1萬元的紅包袋塞入兒子口中,再以口水巾摀住兒子口鼻,最後用膠帶層層纏繞面部,兒子因此窒息死亡,隨後,劉媽媽被發現時已在房內哭泣,並主動請家屬報警,她面對警方時自首坦承犯行,偵審全程認罪均無翻供。
一審判決中提到依《監獄行刑法》規定,若受刑人因衰老或身心障礙無法自理生活,監獄可拒絕收監。劉媽媽年事已高,又患心臟疾病,法院提醒執行機關必須審慎評估其入監可行性,並罕見建請總統特赦,指出刑罰無法解決照顧者絕望,國家應提供更多支持,全案高等法院審理中。
相關文章